Loading…

食經講道—當代釋經講道手冊(繁體) is unavailable, but you can change that!

本書運用煮食與烹調的比喻,串連預備講道、宣講聖言的各個步驟,既合乎中國人「民以食為天」的文化,亦富有無窮創意,與一般直書傳道人講道職事的書籍不大相同。作者希望藉此增加閱讀的趣味,讀者從中得到啟發,幫助傳道同工在釋經講道上進深,在這個後現代的世界中傳講聖言,供應羣羊的需要。

「後現代文化」是一種生活形態,推崇人的感官經驗。人們容易受到聲、色、光、影等具體知覺的影響。做決定時,以感官的體驗作為參考指標要多於受抽象的理論指引。因此「後現代文化」強調人有權做自己喜歡做的事,不須遵從一些外在的標準或規範,更不要別人告訴他們怎樣行事為人,故有反權威的傾向與表現。 「後現代世界」各種高科技的產品,如電視、電影,網絡上的視頻、電玩等,製造出種種虛擬的境界。人們從此傾向以感官和視像的媒介來吸收資訊,過於從抽象的文字媒介來吸收資訊。自1985年開始,西方社會人們開始租看錄影帶多於借閱圖書館中的藏書。5 香港灣仔會展中心的書展是每年一度的重大活動。多年前我躬逢其盛,當日特地提早半小時到達,但已經有不少人在排隊,而且排在最前面的多是十來二十歲的青少年人。多年沒有回香港的我,欣見時下青少年竟然那麼喜歡讀書,深覺香港真的有救了。殊不知,大門打開後,他們一窩蜂地湧進的地方,竟是出版漫畫的角落。 二十一世紀的文化,是從「現代文化」高舉理性的一端,擺盪到「後現代文化」推崇感性的另一端。因此人們喜歡聽故事,不喜歡聽道理。只講求感覺,一切由感官主導,「要感覺好」便是最廣受
Page 7